029-86112055

联系我们

观点视野

Point of view

将文化信心铸成恒在力量

发布时间:2018-02-02

       在“四个自信”中,文化自信渗透于“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道路自信”,并非仅仅局限在文化心理或文化观念层面,而包含着多重意蕴,且和文化的实践、文化的行动联系起来。单纯从“信”的意义分析来看,包含着“信心、信念、信力”等意义;相应地,我们把文化自信也分为文化信心、文化信念、文化信力三层意蕴——它们共同组成了知、情、意、行合一的文化信仰体系。

27-1P1301442112Z.jpg

  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心,这是做好任何事情最根本的思想基础。信心是我们意识活动的模式之一。相信某个理论或学说,按照这样的思维方法产生的心理意识就是信心。把“相信”这一思想意识状态坚持下去,在“信念”的支撑下产生意志的力量,可叫信力。一般口头上说“信”或“我信”,往往停留在浅表层次的意识活动中,没有渗透到潜伏的深层心灵世界,很难形成“信力”,从而发挥改变外在现实的力量——表层的“信”,一碰到困难和挫折,就产生怀疑、动摇,信与行无法做到统一。因此,相信、信心,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建立起来的,必须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、互动才能真正形成。

  文化最终是用来“化人”的,要对人的观念和行动产生实际的影响并使之改变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,要“化人”,其中必有“信”的意识要素,否则作用发挥便大打折扣。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,是五千年文明史上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。尽管近代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打压下遭遇挫折,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改变了这一状况。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信“心”,首先是源自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所立的动机和初心——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”。在“站起来”中,我们的文化自信树立了起来,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:“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,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。从这时起,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,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。”

  文化信心产生一种信念(文化信念),逐步深入到内心深层,在各种环境和困难中经受考验,得到不断的磨练,日益坚毅不拔,百折不回。千百年来,中华民族历经苦难,遭遇了许多重大危机都挺了过来;中华文化正是在这种考验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、完善,吸收和融合各种文化精华,适应环境和形势的变化,从而自强不息、生生不息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的文化信念也随之日益坚固起来。

  文化转化为现实的力量,文化的信心、信念就要上升为文化“信力”。一项伟大事业的最终完成,若无意志力因素渗透、贯穿,仅凭热情左右,攻坚克难几乎不可能。外在环境条件困苦,咬一咬牙,还比较容易挺过去。“自胜者强”,最难的是战胜自己精神上产生的惰性和不知不觉、习以为常的“痼疾”。我们从近年来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用语上亦可体会这一点,如“壮士断腕”“刮骨疗毒”“自我革命”等。没有一种大胸怀大境界,沉溺于低阶段享受,裹足不前,产生不出深远的“战略定力”,理想目标将会半途而废。我们看到,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“进行伟大斗争”时,首先即是同“贪图享受、消极懈怠,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”斗争,同“一切顽瘴痼疾”斗争。借用报告中的用语,我们说,有“文化使命”(同“历史使命”一致) 的认知,才有“文化创造”的行动——这一切则需要“顽强意志品质”和“坚忍不拔、锲而不舍”的努力。

  古人说,“信为道元功德母”,认为一切功德事业都从信心产生出来,没有这一点,什么也干不出来。当然,一项伟大的事业要取得成效,信心只是基础,还有很多规律等待人们去探索,按照规律去做,不断将信心、信念深化,铸成恒在的信力,即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功能。


Copyright 2014-2018 All Right Reserved 西安莱茵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4010064号-1
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客服